天刚蒙蒙亮,不到十岁的罗征便爬了起来,收拾利索之后,便拿起比自己还高许多的扫帚,刷刷地扫起庭院,待打扫干净之后,便拿起一本《论语》,站在一棵枣树下朗诵起来。
罗贯中背着的手中握着戒尺,不时摇晃一下,直至孙子背过一篇之后,才上前道:“这次背诵卡顿了三次,背错了五句,遗漏了两句,伸出手来。”
罗征委屈巴巴地看着罗贯中:“爷爷轻点。”
罗贯中刚抬起戒尺,便听到了敲门声,皱了皱眉头对门外喊道:“谁啊?”
“我,咳咳。”
门外的声音让罗贯中愣了下,顾不上惩罚孙子,赶忙上前将门打开。
顾正臣紧了紧衣裳,抽了抽鼻子,迈步走进院子,看了一眼手持书籍的罗征,对罗贯中问道:“你孙子?”
朱梓、朱檀等人也跟着走了进来。
罗贯中对朱梓、朱檀等人行礼之后,见严桑桑也在,微微点了点头,才对顾正臣回道:“是啊,最小的孙子,比你儿子大。罗征,快点过来,见过——这几位先生。”
“先生。”
罗征上前,恭恭敬敬地作揖。
顾正臣看了看小小的罗征,微微点了点头,勉励道:“多学多听多记,跟着你爷爷,总有一天你也会功成名就。”
罗征侧头看了看罗贯中,对顾正臣问出了心中疑惑:“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了吗?”
“他?”
顾正臣爽朗地笑了出来。
汤鼎打量着罗贯中家的小院,对罗征道:“你爷爷有没有功成不好说,但名就嘛,那是一定的事,你还不知道吧,他的名字在金陵可是如雷贯耳,但凡是个读书识字的,几是没有不知道你爷爷的。”
罗征吃惊不已:“爷爷,当真吗?”
罗贯中摇了摇头:“哪里的事。”
顾正臣看着谦虚的罗贯中,收敛了笑意,问道:“初稿——完成了吗?”
汤鼎、马三宝等人期待地看着罗贯中。
朱梓、朱檀的目光中也透着渴望。
罗贯中呵呵笑了笑,摘下暖帽,露出了一头苍白,对顾正臣等人道:“这白发,可都是被这冬日漫漫长夜给熬出来的,终究没辜负——幸不辱命,初稿完成了。”
顾正臣拍手:“太好了!”
马三宝眼眶微红:“罗先生,辛苦了!”
汤鼎搓着手,笑得灿烂。
大家可都在等这本书问世。
朱梓、朱檀等人也渴望,大航海的故事听了不少,可总没人能一口气将那壮举从头说到尾,将重要的事给讲一个全面,哪怕是汤鼎、马三宝等人讲故事,那也是挑重点的说。
若是有那么一本书,完完整整地可以将大航海的事从头到尾讲述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又跌宕起伏,想来没谁能拒绝。
严桑桑盈盈一笑,问道:“可有我的名字?”
罗征很是好奇,不明白这些人在说什么。
这段时间里,爷爷如同一个怪人,在回家十日之后便下了命令,没有他的许可,任何人不准进入书房,哪怕是送吃送喝也不准,只见爷爷熬夜点灯,奋笔疾书。
哪怕是除夕那天晚上,爷爷还进书房忙至三更,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元宵节那天。
父亲说,爷爷是在写书,看样子,爷爷的书写完了,这些人正在为此事高兴。
那,父亲来了。
罗晟没想到一大早来了这么多人,为首的人很是面熟,想起来了,是送父亲罗贯中回家的那个人。
拦住了要寒暄的罗晟,顾正臣对罗贯中道:“盼望已久,让我们先看看吧。”
罗贯中欣然答应:“走。”
罗晟、罗征吃惊地看着被父亲请入书房的人,还有几个人站在了窗户外,在这之前,父亲可不准大家接近,哪怕是自己这个亲儿子也不行。
可现在,竟有人走了进去。
罗贯中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包裹,老手缓缓打开,露出了里面二十本册子,五本一摞,整整齐齐地摆好,对顾正臣伸了伸手:“这便是初稿,共一百六十回。”
顾正臣看着眼前的一本本书,很是感慨。
一百六十回,分了二十本书,一是因为书册薄,二是因为罗贯中年纪大了,写不惯小字,字迹稍大一些。
一样是章回体的形式,但可这比三国长得多。
顾正臣伸出手,拿起一本书,打开来看去,只见第一回标题是“八万里外生至宝,六千万民生寄帝王”,这开篇立意高远,点名了出航的原因,最主要的是说明了远航的幕后决策人,所有功劳的缔造者——
朱元璋。
这可不是单纯拍朱元璋的马屁,而是因为这份功劳实在是太大,甚至有人已经在提议要将顾正臣封为圣人了。
这可不行,老朱还活着呢,就想当圣人,想啥呢……
大明要有圣人,那也必须是朱家的圣人,除非死后成圣。
再说了,朱元璋确实是这一切的缔造者,没有他的全力支持,大远航哪里来的蒸汽机船,哪里来的精锐水师,哪里来的自己去全力调配各种力量,荡平一切障碍,往返东西两岸?
最主要的是,功劳多给老朱,对天下安稳是一件好事,至少让百姓知道,皇帝为了他们能吃饱饭,是付出了很多的,这个皇帝当得是合格的,别看他有时候会杀一些人,手段还挺残忍,但土豆、番薯、玉米等等,都是因为他才能在这个时期来到大明……
吃水不忘挖井人嘛,以后吃饱肚子之后,也不要忘记了老朱的功劳。
顾正臣很惊叹罗贯中的文笔,该直接的时直接,该隐晦的时隐晦,该赞扬时妙笔生花,文笔整体通俗易懂,与《水浒传》类似,相当白话了,令人看过一眼便很容易沉入其中,翻看过几页之后,连连点头,对罗贯中道:“只看这开篇,便比我想象中的要好许多,你用心了。”
罗贯中抓着胡须:“不敢不用心啊,这件事可是关系着整个水师的荣耀,也关系着后世人对大航海的认知。只是书成了,我却没有想好书名,具体用什么书名,还需要你来定夺……”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“沈兄!”
“嗯!”
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但不管是谁。
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对此。
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可以说。
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镇魔司很大。
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进入阁楼。
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聚书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:寒门辅臣更新,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罗贯中:书成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justbbs.org